中新网西宁11月30日电 (孙睿 杨文强)历时1年9个月的建设和管理,青藏高原最大民用机场——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简称“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屋面和幕墙工程于11月30日实现封闭,这是继今年5月9日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和8月30日完成钢结构主体工程后又一重大里程碑。
图为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实现封闭。 李泽中 摄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105.1亿元人民币,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的目标设计。其中机场工程总投资99.8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条与跑道等长的第二平行滑行道、15.8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扩建站坪并调整布局,机位总数达到75个,建设16.9万平方米的综合换乘交通中心以及相关生产生活设施。工程被列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用航空局、青海省的重点项目,也是青海民航历史上投资和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
图为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 贾洁琛 摄
中建二局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新建T3航站楼项目总工程师仲鑫说,项目团队应用BIM技术、数字化施工管理等新技术,西宁曹家堡机场新建T3航站楼初步实现全面封闭,为后续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和设备调试等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部总经理杨鑫表示,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工程投运后,西宁机场将形成一条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三座航站楼的布局,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将全面提升,可满足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的运行需求。(完)
中新网江西湖口11月30日电 (王剑 周志学 刘晓阳)“刚进直播间的家人们可以点点关注,现在我手上拿的是流芳豆参,由当地特有的富硒大豆制成,其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软滑爽口。”初冬时节,江西省湖口县流芳豆文化产业园的直播间气氛热烈。传统的豆产业,插上了直播电商的翅膀,香飘八方。
流芳乡位于湖口县南部,濒临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境内三水汇聚,素有“都湖贸易并集于此,南境市之盛者”之美誉,鄱阳湖畔的流芳乡,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因气候适宜,水质优良,土壤富含硒元素,流芳大豆负有盛名。
11月23日,初冬时节,江西省湖口县流芳豆文化产业园的直播间气氛热烈。传统的豆产业,插上了直播电商的翅膀,香飘八方。湖口县委统战部供图
始建于2019年的流芳乡豆产业园,规划占地340亩,是集大豆科研试验、品种繁育、种植、加工、销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已建成2.6万平方米综合楼和标准厂房,通过豆产业链招商引进广东、湖南等全国20余家豆制品企业,产品涵盖流芳豆酒、豆参、豆酱、豆花、豆卷、豆芽、豆天蛾、豆蜗牛等数十种。2022年园区加工大豆近200万公斤,实现产值2亿元。
始建于2019年的流芳乡豆产业园,规划占地340亩,是集大豆科研试验、品种繁育、种植、加工、销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湖口县委统战部供图。
“我们有三个直播间,基本上每天都有直播,最近每天的销售额都保持在10万元以上。”直播过程中,来自湖口县特有的豆参、豆卷、豆酱、豆豉、豆酒等各类豆制产品,还有酒糟鱼、笋干、萝卜丝、干辣椒、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轮番上阵。2021年,借着乡村振兴的政策利好,宋论泉成为第一批入驻产业园的电商企业创业者。
“我们湖口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酒糟鱼、中华老字号的石钟山牌豆豉,流芳的豆类产品也丰富多样,我的电商梦就是利用自己学到的电商知识,干好‘新农活’,帮助周边农户和本地企业销售农产品,助力家乡的特色农产品点豆成金。”宋论泉认为,在农村,不缺好品质的农产品,缺的是产品发掘和销售渠道。
“目前,我们正在产业园区装修厂房,准备引进两条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豆饼等各类豆制品小零食,同时在流芳乡红山村承包300亩农田专门种植大豆,为生产加工提供原材料。”对于电商产业未来发展宋论泉信心满满。
近年来,湖口县委统战部大力引导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并于2021年在流芳豆文化产业园挂牌全县首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着力打造“短视频+直播带货”数字化农产品营销新生态,一大批新农人崭露头角,为乡村发展赋能,为产业振兴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