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西德安11月30日电 题:江西德安:新乡贤致富不忘桑梓 渊明皇菊种出致富路
作者 巫发阳 程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初冬时节,走进江西九江市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山脚下连片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村民们正提着竹篓穿梭其中,仔细地采摘色泽金黄、硕大饱满的渊明皇菊,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图为九江市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农户正在采摘渊明皇菊。巫发阳 摄
“德安县吴山镇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所以我们将山脚下种植的菊花命名为渊明皇菊。”江西渊明故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凌飞解释说。
2019年,拥有百余家加盟店的吕凌飞从熟悉的零售行业转向了陌生的农业,回到家乡带领家乡父老一起种植渊明皇菊,“我心里放不下家乡、放不下父老乡亲,所以想回来把渊明皇菊种好,让家乡父老一起富起来。”
据了解,蔡河村渊明皇菊种植基地占地2000余亩,通过有机种植和生态轮种的方式提高品质,因此种出来的渊明皇菊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以及清热解火、明目养神、抗衰老等功效。
图为九江市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渊明皇菊种植基地。巫发阳 摄
“因为我们采取轮种方式,所以每年只有300亩-500亩皇菊可以采摘,平均亩产量1000斤左右,总产量在30万斤至50万斤之间,年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吕凌飞介绍说。
渊明皇菊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还同样促进了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吕凌飞说,目前种植基地有7个长期工负责渊明皇菊以及其他蔬菜的日常照料,采摘皇菊时最多需要100多个临时工,每年光是给村民发工资就要60多万元,每年还给村集体分红至少10万元。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吕凌飞充满信心,“未来我们会继续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方向,充分发挥江西德安渊明故里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优势,围绕‘集团公司+渊明文化+生态基地+区域品牌’的模式,打造以渊明皇菊品牌为主的绿色原生态菊花茶产区的优质菊花茶园,让渊明皇菊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图为江西渊明故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凌飞正在向德安县委统战部工作人员介绍渊明皇菊。巫发阳 摄
近年来,德安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职能作用,围绕产业发展、人才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凝聚和发挥新乡贤的资源力量优势,引导新乡贤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新力量、展现新作为,凝心聚力共促乡村振兴。(完)
中新社澳门11月30日电 (记者 李亚南)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30日发布消息称,第十二届内地与港澳法律研讨会当日在澳门举行,就“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共同主办。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的嘉宾包括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其江、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以及内地及港澳特区的专家学者、社团、律所和法学院校代表等约300人。
张永春致辞时表示,是次研讨会对于强化“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界需要重点在“一带一路”争端预防和解决方面作出更多理论和实践探索,一方面要携手各方开展“一带一路”法律交流,预防和减少法律风险;另一方面要引导参与主体依法化解争端,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公正高效便捷地解决争端提供制度保障。粤港澳三方须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推动机制对接和规则衔接,不断破解其中的制约因素。未来澳门特区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是次研讨会共分为三个议题,分别为“充分发挥香港普通法和澳门大陆法系的制度特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好法治保障”“加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法治建设,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用足用好港澳法律服务优势,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完)